今天給各位分享股票輸幾億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幾萬炒股贏了幾個億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炒股票虧幾百億的女人是誰?
- 2、炒股如果輸了會賠更多的錢嗎?比如我買1000元的股票,如果輸了會不會賠幾千萬至上億?
- 3、股市上輸了很多錢咋辦?
- 4、股票作手回憶錄:我是如何在半個月里輸掉30個億
炒股票虧幾百億的女人是誰?
沒有這個人,如果說有也是說某女董事長是某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巔峰時期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價值上百億,后來因公司經營不善連年虧損導致公司股價大跌,持股市值大幅縮水至原來的十分一或更小,這種事情資本市場上不少見,并不是說某人真金白銀投入百億炒股虧損多少億!
炒股如果輸了會賠更多的錢嗎?比如我買1000元的股票,如果輸了會不會賠幾千萬至上億?
不會,你投多少,最多虧得就是你投的這些
那些傾家蕩產的都是借貸去炒股,賺了能還貸款過好日子,虧了就跳樓
他們都是利欲熏心的,想一夜暴富
股市上輸了很多錢咋辦?
目前股民人數擁有1.6億人,但能在A股市場長期賺錢的股民人數永遠是少部分群體,A股市場一直是二八概率在運行,大部分的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后基本是虧錢居多并不是賺錢比較多。而很多人炒股都是在沒有專業的投資知識和技能時進入股票市場,也是在A股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之后才去關注股市,導致對股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在一波上漲行情中賺到錢,此時就敢鋌而走險去借錢甚至是用上積蓄去炒股,往往一波上漲行情結束之后就迎來了調整趨勢把這些新股民資金給全部套牢,并且這種情況是周而復始的在股市循環。
炒股為什么不能用杠桿,不能去借款,因為股市它本身就是高風險的投資產品,A股市場長期以來就是熊市多牛市少的行情,在一個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股市,對大部分股民而言資金少,沒有對沖風險的工具要在股市賺錢概率是低于50%的。也就是說你買10次的交易只要錯了5次,你在股市就很難賺到錢了。
而不精通炒股技巧的前提下,大部分股民是很難能做到盈虧比正常的,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股民在股市是會虧錢,賺錢難。
?
第一、停止繼續炒股。
目前的情況就是貸款炒股輸了很多錢,這時候就應該要先停止繼續炒股,也就是不要再去借錢回填補這個空洞,因為被一只股票套牢,短則三個月時間解套,長則三年時間還解不了套,雖然說當下的A股已經是跌了接近5五年的時間,但是不保證A股在后期仍然會受到全球股市影響持續走弱,這時候借錢炒股,每個月需要償還利息甚至可能會套牢更長久的時間,很顯然是在償還利息和等待解套中不僅賺不到錢的前提下,每個月都要給別人一筆錢,其實是很不劃算的這時候。
千萬不要再去貸款繼續填補這個漏洞,讓自己后期的生活包括家庭都受到影響。
?
第二、工作償還這筆錢。
說白了既然貸款炒股輸了很多錢,說明在股市沒有賺錢的能力,就不要再指望在股市回本,很多股民都有一種情況,虧了錢繼續投入,結果是越虧越多,一直指望翻本把炒股當成賭博,這時候不要去認為你能夠翻本,此時暫時的或者長期的遠離股市,通過工作把這些貸款慢慢償還即可,畢竟投資它是有風險的,在沒有了解股市風險前提下盲目的進入股市投資前期讓你賺到一些錢,后期的虧損是需要自己去承擔的,而不是癡迷的希望在股市翻本。
因此,在A股市場兩件事情不能做,第一件事情就是貸款炒股,第二件事情就是杠桿炒股,很多人因為不了解股市的風險甚至是在一波上漲行情中進入股市賺到錢就以為自己是炒股高手,在后面的下跌當中被深套,這時候有閑錢的股民可以接受住一波長期等待解套的過程,而貸款或者杠桿資金買入股票的股民,后期不僅難以回本,可能還會面臨長期虧損的情況發生。
股票作手回憶錄:我是如何在半個月里輸掉30個億
2015年8月10日,上海浦東新區川沙新鎮的一棟別墅樓里,劉杰行動遲緩地翻出房產證,準備變賣他的家產。窗外透析出的陽光,折射在他身上,顯示出這樣一出場景:一張皺紋縱橫的臉上寫滿倦意,白了大半的頭發也似乎在訴說歲月的無情。
從一名普通新聞記者做起,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投身股市,一路沉浮跌蕩,暴富破產,終在2007到2008的一年里,實現了三十多億的財富。豈料今年五月底,股市暴跌到六月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這位億萬富豪卻將這三十多億敗得精光,并欠下2000多萬的外債,如今需要靠變賣房產來償還他所欠下的債務。
股市的跌宕起伏,仍在繼續;而這位曾經的強者,卻再也沒有力量走下去。
強者的游戲1992年5月21日,是劉杰永遠銘記的日子。
這一天,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1.08%]收盤于1266點,一天之內狂漲105%。在不到兩年前的(1990年)12月19日,劉杰把在報社積蓄了6年的5萬塊全部買入了上交所僅有的8支掛牌股票。這表明在這一天,不計算每支股票各自盈虧,劉杰將收獲10萬余元的碩果。一年多掙了從前六年的錢,這讓劉杰感覺眩暈與難以置信;“天降餡餅”一般的驚喜,也讓他有些難以自處。而新聞記者的理性,則讓他迅速做出判斷:賣掉所有上漲股票。云詭波譎,漲跌難測,這是股市歷來的屬性;見好就收,是唯一順應市場發展之舉。
賣掉了所有上漲的股票,劉杰獲利近20萬。交清其余下跌股票的保證金,憶苦思甜,劉杰久久難以平靜。
幾年前,以“楊百萬”為首的投機分子倒賣國庫證券、有價證券及倒買倒賣郵票,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響當當的人物,這讓劉杰又饞涎,又羨慕。在當時,安分守己的劉杰,厭倦了枯燥工作的波瀾不驚,卻也不敢輕易將積蓄拿來冒險——這也是當時中國人的普遍心理:利用中外國度信息高度不對稱,進行市場投機倒把,或許會讓自己名利加身,但更可能讓自己傾家蕩產。它是屬于強者的游戲。
而上交所8支股票的誕生,就不一樣了。當時,股票在中國是一個混沌初開的資本市場,倒賣國庫券等賺黑心錢的內幕丑聞已被曝光,按照歷史發展秩序,這預示著炒股將是一次充滿活力的金融變革。
楊懷定的果敢,賺得富甲一方,成為“楊百萬”,早將劉杰的心戚戚焉滌蕩無存;錯過了曾經的契機,面對新的資本誘惑,劉杰更不甘再次缺席。做新聞的明銳與果決的判斷,終于兌現成了他這次理想與行為的雙重勝利。
到1992年,資本市場上的股票越來越多,而且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在1991年7月3日開業。這是個難以用言語形容的美妙前景,初嘗甜蜜收獲滋味的劉杰開始飄飄然,不安于室的斗獸之心終于戰勝安分守己。他辭去了記者工作,除了生活開銷,他將所有資本全部投入股票的買入。
就這樣,劉杰通過不斷的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實現滾雪球一般的財富增長,資產迅速積累超過百萬,成為“劉百萬”;如果不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或許劉杰會認為,整個中國的資本市場都被他玩弄掌中。
偶像效應在為期2年的金融風暴摧殘震蕩下,東南亞及香港都陷入罹難般的經濟衰退,中國卻因為經濟體制不健全等原因,在這場災難下逃過一劫。不幸的是,劉杰卻沒逃過:他購買了香港恒生,因為香港要在當年回歸,他以為歷史會再次給予他財富的寵幸。
截止1998年8月初,恒生指數一路跌至6600多點,若不是大陸幾支股票的勉力支撐,劉杰將會傾家蕩產,并欠下一屁股債。他終于明白:歷史就是另一個股市,并非那么循規蹈矩,那么有跡可循。這個強者開始變得膽小,一千次勝利的虛榮心膨脹,也不足以抵消這次失敗帶給他的膽戰心驚。他開始退出了股市風云的龍爭虎斗,沉淀下來觀察行情與閱讀股票書籍。在這期間,他知道了華爾街神話人物:杰西·利弗莫爾。
“一生的偉大,一身的瘋狂”,十個字道盡了這位股市天才數次暴富、破產的傳奇人生;而他身上最具傳奇性的閃光點,便是每次股市大崩潰之后,他成了唯一賺錢的人:從1907年賺100多萬美元,到1929年超過1億,每次華爾街遍地哀鴻日,便是這位投機者洗劫屠城時。而這其中的奧秘,完全在于兩個字:賣空。
賣空——靠交保證金來賣出利潤高于保證金90%的不存在的股票,在此之后再買回,從而抵消買賣——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方式,再一次點燃了劉杰狼一樣的如炬眼光。他開始明白除了國庫券、郵票,資本市場的任何交易都能投機倒把。他決定做回強者,繼續玩這盤遠遠沒有完結的游戲。
2000年的美國科技股泡沫,很快實現了劉杰的第一次賣空計劃。被高估的雅虎、亞馬遜等科技網站的泡沫,最終都成為這位投機者的囊中財富。美國騙局被拆穿,收獲物質財富的同時,他又收獲了另一個股市精神偶像:沃倫·巴菲特。
1940年,杰西·利弗莫爾因在1931到1933年之間悖逆市場規律,落得自殺的結局;巴菲特則不一樣。從1956年成立投資公司開始,這位股市神話人物無一敗局,其關鍵在于:巴菲特是一個有價值投資原則的人。他的原則,是大量買入被市場嚴重低估、穩定而具有長遠前景的股票,然后長期持有,直到這家公司發展的動力消失為止。
至此,劉杰的股市戰略布局已然形成:左手買,右手賣,一退一進。一邊效仿巴菲特,大量買入低價潛力股;一邊效仿杰西,賣空泡沫大的股票。無論進退,無論股災或盛景,他都將成為受益者。
而后面幾年的兩次大事件,都應證了偶像效應的正確性。2003年,他買了中石化,這支股,他一直持到了2007年。這一年,中石化已由2003年的2元漲到了16元,后來幾個月直接超過29元。他依靠這一支股票,賺了1400%。
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股價暴跌。劉杰在股市下滑中不斷賣空高價股票,當99%以上的人都陷在叫苦不迭中,劉杰銀行卡的數字卻成倍遞增。
一次“三年不鳴”,一次市場投機,劉杰賺了三十多個億,儼然成為中國版“華爾街的賊”。只不過,普通的賊都是晝伏夜出,而他則招搖過市。他太強大了,強大到虛榮心爆棚,強大到他自以為能操控中國股票市場。
權力的終結劉杰的性格,相對于巴菲特,更像杰西。他們都有狼的貪婪。其實貪婪更符合人性。從街頭襤褸,到辦公室的穩定,再到坐擁過億的財富,再加上日益嫻熟與豐富的經驗積累,那么,這個人還會是一個知足的人嗎?恐怕有一點這樣的想法,也會覺得羞愧吧。
2008年的金融危機一直持續到2015年初。這一次的陣痛與震蕩,股市一直在地平線上下不到一厘米處波動。而就在這幾年里,劉杰出手了。因為沒有可賣空的好股,他把90%的資產全部壓在了低價A股上,放長線釣大魚。
時間最終沒有辜負他的苦心孤詣,近7年后的(2015年)5月27日,這一天,成了全中國A股股民的狂歡,30多位股民成為了億萬富豪,劉杰也位列其中——如果他的貪婪不被放大,如果他能見好就收。
當天夜晚,劉杰輾轉難眠。他又把美好愿景寄托給了歷史的規律,他想:按照歷史發展,股市很有可能繼續上漲……對的,一定會漲!然而第二天,他收到的,卻是天要收他的一紙裁決。
28號,股市暴跌突至,500多支跌停股中,竟有超過一半是劉杰所持股。上天并沒有給他苦苦等待后的“應有回饋”,上天只是延遲了對他的懲罰與死期。
除開200多支跌停股,其余下跌的2000多支A股中,也包含了劉杰的一大半。劉杰開始無比恐慌、不甘心甚至失心瘋。一陣內心掙扎后,他決定繼續觀察走勢,他要玩這最后一把游戲,是生是死,就在這最后一把。
但從之后的股票走勢可以看出,老天不愿再給他機會,不愿再姑息這個金融市場破壞者。從28號開始,股市下跌一直不曾停過,劉杰的股票也戲劇性地滑得最快,劉杰也戲劇性地在銀行與交易所疲于奔命——他的所有資產都砸入了跌破買入價的股票,而這些股票還在持續下跌。
借了幾百萬填坑,劉杰的朋友也無能為力;沒有辦法再填剩余的坑,劉杰破產了,這次,是真的傾家蕩產了。這最后一把游戲中,他終于喪失了一切:權力、財富、神話締造、不可一世,他成了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7月的一天,途經上交所大廳外,劉杰目光游離,眼神渙散,他終于失去了狼的貪婪。他想不明白:為什么曾經兵不血刃攻城拔寨,換來的卻是滿目凄涼?他想不明白:為什么歷史為何總是出人意料,讓人捉摸不透?
他想不明白:其實哪兒來那么多兵不血刃,屠城的背后,早已聚集了無數群起而攻的目光。歷史也并非不無規律,它的規律是公正:欠下的血債,必定要用更多鮮血來償還。
尾聲:東山再起再次見劉杰,是五天以后(8月15日)。上海的三座別墅早已被他變賣抵債,如今他租在一個破舊賓館里,里面除了一張床、一張書桌,再無其它像樣的東西。
此時他正坐在賓館大廳,捧著一本雷蒙德的《東山再起》在看??赡苷吹骄侍?,他的眼里又放出了光。不愿打擾他的生活寧靜,我進去后,又退出來,便匆匆離開了。
股票輸幾億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幾萬炒股贏了幾個億、股票輸幾億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