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變相的投機股,利用董監事股權不夠為借口,向當權派挑戰,迫使董監事為保住經營權與席位而高價補回賣出的股票。這是兩派主力集團的多空洞,空頭處于明處,雖然有作戰目標而好對付,但是主力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吃進為數不少的股票,使得當權派心慌。這場多空戰,若公司不轉出大筆的單子,主力需要費較長的時間吸進足夠的單子。
而低價買進者越多,平均進貨的成本越低,對于多頭主力越有利。因此壓低進貨與盤檔后期震蕩行情是此類股股價走勢的特色,一旦脫離了盤局,股價即不斷的放大,除了主力在制造成交活躍以外,最主要的股價拉高才能吃到大筆單子,成為與當權派挑戰的有力籌碼,多空洞便完全明朗化,跳空上漲與成交量萎縮成為最后一段上升行情的特色。由于主力吃進的股票龐大,出貨不容易,因此高檔維持的時間長,或者采取激烈震蕩,使得短線的投機者增加,達到出貨的目的。
投資者參與此類股票的操作需要掌握基本的原則,主力無論是否奪權成功,奪權戰漸趨明朗,大勢底定的時候,就應該立刻賣出持有的股票。市場派主力若掌握了51%股份而控制了經營權,空頭力量已經消失,主力已經沒有攻擊的目標,開始松懈而因此翻多為空。相反,奪權一旦失敗,多頭力量有限,空頭更會主動進攻,股價照樣會大跌。至于操作此股之買進時機與賣出時機,可以比照投機股操作模式進行,觀察成交量變化是操作者首要的任務。
第五,小型資產股。這是1980到1981年間,因為世界經濟不景氣,使得發行公司業績普遍衰退,績優股與成長股可遇不可求,而使得主力炒作目標轉移到股本小、營運遠景上佳而擁有龐大土地資產的小型股。不用說,主力操作此股仍然是標準的籌碼戰,主力賬持經營者不至大賣股票而吸進單子,在拉升的過程里,多空戰無法避免,空頭強股也是主力出貨的最佳時期。此類股的股價最適宜波動范圍為面值附近到30元間,股價過高就會失去群眾基礎,波動就失去了彈性,乏人問津,逐漸失去市場性。
股價變動活躍是此類股的特色。
小型資產股價也由市場供需關系而決定,平常價位就偏高,不能一本一比。觀念作為進出股票的唯一參考資料,投資者選中此類股參與操作時,也應該由量價的關系作為進出的依據,也即股價沖出盤檔區,成交量相對增加,表示換手積極,上升行情展開,這就是買進的機會。上升行情結束前會出現大的成交量,往后即使股價再漲也不容易,在出現如此大的成交量時,就是賣出的時機。
參與此類股操作的投資者仍然需要收集業績狀況和變化資料,業績轉好將增強主力的操作信心,反之,業績衰退甚至營運發生虧損容易使主力心虛而提前結束操作行情。
第六,有遠景的冷門股。
主力跳入了冷門股最不容易出脫,需要費較多的時間改變投資者對其基本印象。對于有遠景的冷門股,主力也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琢磨與計劃,方可勇敢跳入而進行炒作。
主力想出托所持的股票只有兩種可能,一、為了建立起市場性,使得股性活躍,投資人參與數增加,EV業績確實較加本意比偏低,使投資者樂于買進,新主力也愿意介入。因此想使投資者感興趣,主力操作多采取急速拉升與震蕩的方法,一面進貨,一面使股價活躍,出貨時仍然沒有熱門股那么順利,能在三五天內出清大部分股票,股價自然會在高檔維持一段時間,當主力停止操作而無其他主力接手時,股價波動右趨緩和。
投資者如果選擇冷門股操作,首先需要注意本質的變化,若本質正在改善,就可以酌量買進。一般而言,此類股買進的信號并不明顯,一旦發動上漲,由于成交量少,不容易買進。相對的,股價上漲一段以后,成交量也擴大,是平日所極難見到的,表示主力已經在出貨,就應該跟著賣出而獲利了結?;旧?,投資者買進冷門股應該采取玩票的性質,不宜將全部力量投入,一旦套牢,就不知道何時可以全身而退了。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