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50、中證100、上證18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800、中證1000、中證全指
大家看到上面這么多指數是不是有點懵逼了呢?我們投資者經常聽到建議投資大盤指數基金,可是那么多指數基金到底應該怎么選呢?這篇文章將從八個常用的指數著手,通過多個指標分析,盡可能幫助大家建立一個明確客觀的認知,讓我們在選擇上不再困難。
八只代表性最強的指數分別是:
上證50指數 (代碼000016) 中證100指數(代碼000903)
上證180指數 (代碼000010) 滬深300指數(代碼000300)
中證500指數 (代碼000905) 中證800指數(代碼000906)
中證1000指數(代碼000852) 中證全指 (代碼000985)
每個指數的基本含義網上一搜就一大堆,專欄里的文章盡量做精簡的干貨,這里先概括性的提一點:
除了中證800和中證全指,上證50到中證1000風險、收益、風險和指數樣本都是逐漸加大的。
中證800代表大小盤綜合表現,中證全指代表整個市場最平均表現。
指數基金的具體狀況后面用數據詳細說明。
————————————
一、八只主要指數對應的基金
首先是我最喜歡的上圖環節


首先把指數分為大盤(圖1)、中小盤(圖2)兩組。
通過對比可以明顯的看到(圖1)的大盤指數漲跌較為溫和,(圖2)的中小盤漲跌比較猛烈,中證800指數雖然同時包含大盤與小盤股,但是因為大盤股權重較高走勢比中證全指還要溫和。
指數走勢的溫和與猛烈直接匹配我們的風險承受。
為了方便對比兩組指數中都包含中證全指,圖一中最跳的中證全指在圖二中就是個弟弟。
眾所周知指數不能直接購買,我們需要購買對應的指數基金。每種指數都會對應幾只相同的基金,通常而言規模最大的那一只就是最好的,規模最大一般代表著機構投資者最多,炒股、買基金跟著機構走成功率都會高一些,同時為了更準確地反映指數首先排除增強型指數基金、分級型指數基金。
八只指數對應的基金分別為:
華夏上證50ETF(510050) 廣發中證100ETF(512910)
華安上證180ETF(510180)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10300)
南方中證500ETF(510500) 添富中證800ETF(515800)
南方中證1000ETF(512100) 中證全指無對應指數基金


除了中證全指沒有對應ETF,其他七只指數都有對應的指數基金。其實中證全指判斷市場整體行情還是比較重要的,大概是要追蹤整個市場股票數量太多,不便于做成基金吧。
————————————
二、指數基金重要數據
2.1 指數基金之間的相關性
相關性是我們投資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構建資產組合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相關性高的品種,投資品種之間的相關性越高意味著越容易實現同漲同跌,投資組合風險越大。
下面直接上圖,圖中列出了七只指數基金之間2005年至今的相關性。

通過圖中可以看出上證50、中證100、滬深300相關性較高
上證180、滬深300、中證800相關性較高
中證1000最為極端,僅跟中證500有較強的相關性,也是七只指數基金里唯一存在負相關的基金(中證1000與上證50相關性為-0.16)。
可見七只指數基金中滬深300ETF、中證500ETF、中證800ETF兼容性較好,中證1000最為獨立。
————————————
2.2 指數的區間風險收益表現
老規矩先上圖

在圖中選取的是七只指數從2005年至今的風險收益表現,選取指數的原因是因為部分指數基金發行較晚,不能完整的表現指數。
圖中近15年漲幅最低的上證50也有282%的漲幅,中國近15年大類資產中樓市排第一,股市排第二,如果把時間周期拉的更長股市的收益是超過樓市的,畢竟股市年均有10%的漲幅。大盤指數基金是普通人參與股市的最佳途徑。
圖中中證1000漲幅數據不對,手動計算之后中證1000漲幅為671.19%
值得注意的是:
上證50代作為滬市A股中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常理上上證50漲跌幅應該最溫和,但是實際最大跌幅居然跟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差不多。這一現象是因為板塊間的輪動關系,目前穩中有升的上證50在07年的時候是砸盤主力,這一關系后面還會運用說明。
————————————
2.3 指數基金的風險指標
以下是從晨星網收集的各指數基金風險指標,雖然現在誤用晨星的投資者很多,但是暫時也沒有更客觀的數據平臺了,晨星網不能直接看指數的風險指標,所以指數基金數據果然出現了部分樣本時間短,數據不齊的問題。雖然數據不齊全,不過秉著盡量明確的目標還是要稍作分析、簡述風險指標的含義,也方便投資者以后選擇其他基金。


風險指標解釋(數據以上證50為例):
標準差:
標準差是一個波動率指標,波動率完全不等于風險,但是高風險的品種一般波動率比較高。上證50近三年標準差為16.92%,說明指數有一半以上的概率在均值上下一個標準差(16.92%)的范圍波動,有99%以上的概率在兩個標準差(33.84%)范圍內波動。通過上證50可以看出統計時間越長標準差越大,這是因為從18年開始消費、金融等高權重板塊的崛起帶動了上證50指數穩定上揚,所以上證50存在自己的運行邏輯。
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就代表著承擔每一份風險得到收益的比率,夏普比率高就代表基金承擔一份風險獲得了較高的收益,夏普比率低說明基金承擔一份風險獲得了較低的收益。但是夏普比率是以標準差為變量計算的,標準差不能絕對等于風險,所以夏普比率只能參考不能作為全部判斷。
阿爾法系數/貝塔系數:
β風險:無法被消除的系統性風險 β收益:大盤的平均收益
α風險:無法通過資產配置消除的風險 α收益:獨立于市場的超額收益
市場收益分為α收益和β收益,β收益指承擔系統性風險(無法被分散的最低風險)獲得的收益,α收益指承擔系統性風險+額外風險獲得超額收益的部分。
β系統等于1代表著該品種風險等于市場系統性風險,圖中指數基金已有的β系數基本上在1附近,說明投資大盤指數基金承擔的風險基本上就是參與證券市場的最低風險。
R的平方:
R的平方是指系統風險(β風險)在總風險中所占的比重。例如上證50R的平方為86.48,說明上證50的價格變動有86.48%的原因是大盤、系統性風險引起的。
圖中上證50、上證180、滬深300R的平方都很高,說明這三只代表大盤、高權重的指數基金更能反映β風險,中證500、中證1000R的平方相比前三者少了很多,說明這兩只代表中小盤股票的指數基金走勢很大一部分不受β風險影響。
————————————
三、到底怎么選適合自己的指數基金?
主要有五個因素影響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
分別是:風險承受、投資技能、投資周期、預期收益、本金大小
風險承受:承擔風險是博取收益的前提,所以做投資規劃其實就是做風險規劃。
風險承受能力小應該選擇(圖1)中的大盤指數基金,風險承受能力強可以考慮投資(圖2)中的中小盤指數基金。
投資技能:投資技能是決定獲得超額收益的前提。指數基金只是投資的起點,做指數基金是掙不到大錢的。
股市行情通常在大盤指數和中小盤指數之間輪動,這種輪動一般隨著完整的牛熊交替而交替,通常是8-10年一輪。
2015年A股上證指數漲幅為100%,從這個的角度來看可能是一輪小牛市。但是創業板漲幅接近500%,是名副其實的大牛市。所以掌握正確的輪動關系可以極大的影響投資結果,獲得超過整體市場的平均收益。

投資周期:投資周期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風險承受。
股市是典型的周期性市場,投資周期越長越容易守到指數漲起來的那一天。指數基金不是個股,不存在踩雷或者爆炒之后久跌不漲的情況。A股的特征是牛短熊長,投資周期的規劃上一定要考慮到能不能熬過熊市。如果熬不到牛市,在熊市中虧損賣出,就會讓本來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預期收益:預期收益的最大作用在于投資初期做合理的規劃。
實際收益是由風險承受、投資技能和投資周期決定的,拋開這些談預期收益就好像媒人談婚事媒人同意這門婚事,自己同意這門婚事,姑娘不表態不等于這門婚事就成了一大半。
綜上所述:
風險承受能越高、投資技能越強、投資周期越長越能考慮投資中證500、1000中小盤指數基金。
風險承受能越低、投資技能越弱、投資周期越短最好選擇上證50、中證100、上證180、滬深300大盤指數基金。
如果只想省心獲得市場最平均收益就選中證800指數基金。
————————————
四、手把手學交易
不幫你把大餅掛到脖子上的廚師不是好投資顧問。
4.1 具體品種的選擇
IH、IF、IC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三只股指期貨代碼,對應的品種分別是:
IH上證50、IF滬深300指數、IC中證500
中金所選定的這三只指數是核心資產(上證50)、大盤指數(滬深300)、中小盤指數(中證500)最具代表性的三只。
特別是圖5和圖6中,滬深300和其他指數的高相關性(意味著滬深300最能表現大盤走勢)以及滬深300的風險收益表現都是大盤寬基中最出色的。
所以如果不知道怎么選,就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在這三只里面三選一,跟著機構和交易所走準沒錯,通過圖三圖四也可以看到規模最大的就是這三只指數基金,其中最小的中證500ETF規模也接近400億。
中證1000是所有指數中風險最高也是收益最高的品種,想獲得最高的指數基金收益同時能承擔最高的指數基金風險就選它。
中證800是市場中最平均,綜合代表了大盤股和小盤股,想獲得最平均的收益就選這個。
4.2 如何交易
投資決策的根本還是風險,投前最好能問自己一個問題。在當下行情的風險我能承擔嗎?要普通投資者準確識別當下的風險太難了,好在我們有工具可以輔助解決。
PE(市盈率)這個指標雖然在分析個股的是時候局限性特別強,但是整體市場的PE是一個判斷大行情的好指標,具體怎么使用見下圖:

投資額度公式:
ETF投資額度=(100%-當前PE百分位)*單次投資額度
舉個栗子:
每月投資5000元,6月3日PE百分位是29%,那么我們投資到ETF上的額度為
(100%-29%)*5000=3550
剩下的1450元,應該投入到低風險保值中去,因為當下PE所處的位置總是存在一定的風險。通過這個公式,行情越危險我們投資額度就會越少,同時因為是客觀數據,不存在主觀投資的心理偏差。
PE百分位大于80%意味著市場已經搖搖欲墜了,此時我們就可以考慮逐漸減倉獲利了結。
4.3 說了這么多指數基金在哪里買呢?
交易平臺最好用證券賬戶操作,相對支付寶等平臺好處是進出帳快,交易成本低,投資品種多。
全國各地都有證券公司可以開戶,開戶后記得調傭金,最好能選擇A級、AA級證券公司,下面是2019年券商評級。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其類別、級別的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風險管理能力及合規管理水平的相對水平。D類、E類公司分別為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范圍及被依法采取風險處置措施的公司。


————————————
關于大盤指數基金怎么選的主體部分已經結束了,最后來小結一下:
1、找出市場常用的八個指數,大盤指數溫和,中小盤指數猛烈,溫和與猛烈代表著風險。
2、市場常用的八個指數七個有對應的指數基金,中證全指沒有。
3、滬深300比上證180、中證100更能綜合反映大盤藍籌股的情況,一般在購買滬深300就夠了。
4、個人投資決策有五個方面決定:風險承受、投資技能、投資周期、預期收益、本金大小
5、ETF投資額度=(100%-當前PE百分位)*單次投資額度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最后推薦一些往期被知乎優選的文章,大家走過路過請幫我點贊鴨,謝謝大家~
我是徐堯,是一名11年投資經驗、為上千名投資者提供過服務的老司機,專注于資產配置和投資理財咨詢、私教服務,有問題請移步私信或者點擊咨詢。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