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寫文章不會那么范式了,因為從原單位離職了,暫時沒有條條框框限制我了。也不會再每天寫日報,因為有時候確實沒啥好寫,為了應付領導交代任務,沒辦法?,F在爭取每天發一篇就好,把想到的都發上來。
之前的公號都不更新了,不用關注了。
現在寫文章的人都有個慣例,說好話不講壞話。因為把人家的股票往好吹,一來能博得那個股票股吧的一堆讀者的好評和關注,二來對了又能彰顯自己優秀的選股才能。而且最重要的,你如果說一個股票不好,無論你有理沒理,都會有一堆人來罵你。我屬于被人罵習慣的,能罵回去就罵回去,罵不回去就拉黑。如果看得清楚的人都在裝糊涂,那被忽悠進去接盤的散戶,就都太可憐了。
第一次察覺到企業異常,是在12.16日國盛宣布解雇了董秘。咋看沒什么,這種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后來事情越鬧越大,連證監會都發了關注函,還到了法庭訴訟的地步。我就去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發現這個話題沒在股市成熱門,反而是在會計師的討論組里火了。事情經過是這樣:
①2020年10月30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全文和正文》,時任財務總監趙岑女士反對
②當天解除趙岑財務總監職務
③董事會最終審議通過2020 年第三季度報告,由總經理張巍先生作為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簽署財務報告
趙岑女士論據主要論據①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 33 號-合并財務報表》第七條規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刂?,是指投資方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并且有能力運用對被投資方的權力影響其回報金額??刂频亩x包含三項基本要素(簡稱控制三要素):①投資方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②因參與被投資方 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③有能力運用對被投資方的權力影響其回報金額。
所以趙岑女士結論:一、不滿足控制三要素第①投資方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第③有能力運用對被投資方的權力影響其回報金額。因此,不能納入合并范圍。二、國盛金控對證監會接管的子公司具有重大影響,不能納入合并范圍,對子公司權益投資重新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后續按照權益法核算
然后....趙岑女士被當場解除財務總監職務,然后分管審計的總經理就被任命為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簽署財務報告.........
路子夠野,夠任性,也足夠藐視法律法規,我很敬佩。
再看國盛金控的前身,那就更有意思了。國盛金控(002670.SZ)的前身為專業從事家用電器配線組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華聲股份,是國內空調連接組件主要供應商之一。2012 年 4 月,高舉「以人為本,誠信經營,做全球家電企業的優質供應商」經營理念的華聲股份在中小板上市。僅僅三年時間,華聲股份卻以重組轉型的方式,離開實業,加速向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展,實現了脫實就虛。
舊業不精,新業不熟,用來形容國盛是很恰當的。再看看公司的經營范圍,那就更有意思了。明面是證券、投資、金融科技,背地里搞數字貨幣、小額貸款、儲蓄類理財產品...有哪一樣不是國家現在正嚴密監控打擊的?今年加上疫情的影響,這幾項擦邊球外快非但沒給企業創收,還大大拉了后腿,惹來一身騷,何苦呢?

這家公司的槽點之多,讓我有點無從下手。還有資產負債表中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大減、買入販售金融資產大減、高達三十億的商譽(到底怎么估出來的?)、銳減的現金流、攀升的金融衍生品和金融負債......當然也有一些略微好轉的數據,例如代理買賣證券款比6月份少了10億、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少了20億,這種負債端的變化與其叫做好轉,不如說讓人哭笑不得。
再看看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情況,更加讓持有人欲哭無淚。真是漂亮,能賣的都賣了,能質押的也都質押了,總之能跑的都跑了,留下散戶來接手就行了。干得漂亮!

都說覆巢之下無完卵,再持有這個股票一段時間,估計內褲都要跌沒了吧。就事論事,不喜勿噴。如果覺得沒道理,你就拉黑我,繼續持有就好。祝你投資愉快。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