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誠信托
熱點研究
一季度公募基金市場表現與變化特征
一季度公募基金總體規模穩步提升,增速有所放緩,新成立基金規模整體下行,但3月份有所反彈。受內外部因素影響,公募基金整體業績下行。在通貨膨脹預期和美聯儲加息雙重約束下,公募基金整體業績仍面臨一定的壓力。不過,經過近期的調整,市場估值逐步趨于合理,組合投資可選取優質股票基金標的適度布局。
總體規模穩步上升,新成立規模下降明顯
(一)總體規模穩步上升
截至3月29日,公募基金總體規模已達222941.60億份,同環比增長16%、2%;基金凈值260236.57億元,同環比分別增長19%、1%,基金數量達到9515只。從結構上來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凈值占比分別為10%、24.29%、26.68%和36.59%,債券基金占比持續上升,貨幣基金占比則不斷下降。公募基金整體規模增速放緩主要受新成立基金同比下行和整體市場業績表現不佳等因素影響。

(二)新成立基金規模下降明顯
截至3月29日,一季度新成立公募基金2518.82億份,同環比下降76.42%、60.11%。其中,2月份是近一年低點,成立規模僅為337.67億份;3月份市場有所回暖,成立規模為992.96億份。一季度新成立基金規模大幅下降主要與資本市場大幅震蕩相關,市場情緒快速回落。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會議,對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予以回應,對穩定市場預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新成立基金有所回暖,但仍處于較低水平。

(三)新成立債券基金規模占比快速提升
從結構上來看,新成立基金份額中,債券類基金占比由年初的11.58%快速上行至3月份的58.02%,混合類基金占比則由年初的69.34%下行至32.19%,股票類基金占比則由9.82%進一步下降到4.50%。新成立債券類基金快速上行主要受當前貨幣政策寬松影響。從利率水平上來看,年初以來短期利率DR007處于2.0%左右,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在2.8%左右,整體水平偏低。在央行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MLF利率和LPR利率調降、寬信用等綜合因素作用下,中債國債指數和企業債指數分別上行1.05點和1.38點。

商品類基金業績較好,股票基金業績相對較差
為便于比較,剔除因規模較小或運作時間較短對短期業績產生的隨機擾動,我們選擇成立一年及以上,且規模達到5億元以上的公募基金為基數進行業績比較。從一季度整體業績來看,原油、煤炭、黃金等涉及商品類的QDII基金、另類投資基金和被動指數基金表現較好,股票基金、偏股類混合基金表現較差。
(一)商品類基金整體表現較好
一季度,由于供需因素導致石油價格不斷攀升,俄烏沖突則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原油供給短缺和糧食供給短缺的擔憂,IPE布油期貨結算價一度逼近130美元/桶,達到近年來的高點。受此影響,原油、黃金及農產品相關的基金表現較好。其中,華寶標普油氣A人民幣近3個月收益率38.64%居首。

(二)部分行業類被動指數基金表現較好
從被動指數基金的情況來看,煤炭、房地產和紅利類指數基金表現較好,近三個月實現正收益基金11只,占比為3.13%。其中,排名靠前的國泰中證煤炭ETF、華泰柏瑞紅利ETF、南方中證全指房地產ETF主要涉及行業均為煤炭、房地產等行業。

(三)債券類基金整體表現穩健
從債券基金來看,中長期純債基金近三個月實現正收益基金1178只,占比達到96.88%,收益最高的為民生加銀匯智3個月定開,收益率達3%;偏債基金實現正收益基金12只,占比達到4.29%,收益最高的為安信民穩增長A,收益率達5.08%;混合一級基金實現正收益基金16只,占比達到23.88%,收益最高的招商產業A,收益率為0.74%;混合二級基金實現正收益基金17只,占比達到7.46%,收益最高的泓德裕泰A,收益率為1.90%。

(四)股票類基金整體表現較差
從股票基金情況來看,普通股票基金近三個月實現正收益1只,占比為0.39%,收益最高的為創金合信資源主題A,收益率為4.03%;偏股混合型基金實現正收益11只,占比為1.27%,收益最高的為萬家精選,收益率為25.34%;靈活配置型基金實現正收益24只,占比為3.48%,收益最高的為金元順安元啟,收益率為10.59%。從收益較高的基金重倉持股來看,仍是以煤炭、房地產等股票配置為主。

市場擾動因素依然存在,資產配置策略可適度調整
從組合投資策略來看,穩增長仍是當前的政策主線,通貨膨脹和美聯儲加息仍是當前資本市場面臨的兩大擾動因素。不過,國內經濟基本面仍較為穩固,當前政策導向為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股票基金可逢低布局。
(一)穩增長仍是當前的政策主線
自2021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穩增長為當前工作主線后,財政、貨幣政策組合發力。國務院金融委在3月份進一步明確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的導向。從3月的PMI數據來看,受國內多地出現聚集性疫情和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影響,經濟總體景氣水平有所回落,預期穩增長政策仍將持續發力??偟膩砜?,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國內通脹水平總體可控,短期疫情等因素擾動不會改變國內經濟走向。
(二)需關注成本型通脹與美聯儲加息等外部因素的市場影響
當前俄烏沖突仍在持續,美歐等國對俄羅斯實施了全面的制裁,國際油價大幅波動,高油價推升通脹并阻礙了全球的經濟復蘇。美國2月CPI同比上升7.9%,歐元區也達5.8%,均創近30年以來新高。疊加逆全球化、地緣政治等因素,全球進入高成本時代。美聯儲已開啟加息進程,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達2.40%,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已縮小至30BP以內。在通脹壓力下,主席鮑威爾稱必要時將單次加息超過25個基點,中美利差勢必將進一步縮小,從而可能引發資本外流。根據招商證券的統計,2月境外機構減持國內債券802億,占境外持債總規模比例的2%。若中美利差迅速收窄,甚至出現倒掛,國內貨幣政策空間將受到擠壓,債券市場壓力較大。
(三)資產配置策略可適度調整
總體來看,穩增長仍是當前的政策主線,通脹和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將對國內資本市場產生擾動,組合投資策略可做適度調整:在股票投資方面,隨著市場的調整,部分藍籌類股票估值已趨于合理,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股票基金可逢低適度布局;在債券投資方面,考慮到當前中美利差已大幅收窄,需適度減配債券類基金;在商品投資方面,考慮到后疫情時代,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有所增加及通脹不確定性影響,可適度配置黃金類基金以對沖部分市場風險。而石油價格在經歷大幅波動后仍將回到由供需雙方決定的格局,可適度減配。
舉報/反饋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