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磐石之心
鬧得沸沸揚揚的阿里巴巴大文娛掌門人俞永福離職傳聞終于有了結果。11月15日下午,阿里巴巴CEO張勇發內部信宣布:為了全方位推動阿里巴巴集團的全球化戰略,集團將成立eWTP投資工作小組,由俞永福擔任組長。

俞永福同時辭去集團大文娛董事長、大文娛及高德總裁,并出任高德董事長。今后永福主要致力于eWTP合作伙伴生態圈投資和高德戰略方向的把握。張勇在信中還肯定了俞永福在阿里大文娛戰略實施與業務整合上所做的工作。
2016年馬云提出了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簡稱eWTP)倡議,他希望 更好地幫助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全球普惠貿易和數字經濟增長,讓全球的年輕人拿著手機就能夠實現全球買全球賣,在家動動手指就能買到法國時裝、挪威三文魚。
為此,2016年馬云走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會見了許多國家領導人、政府官員和商界領袖,在各種場所反復闡述和呼吁讓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舞臺上平等競爭。

eWTP是馬云的一個偉大夢想,然而想要實現eWTP所倡議的對全球中小企業實現更低稅收、更快通關等,建立一條全球貿易的快速通道e-road,困難重重。
現在馬云讓俞永福去做eWTP的生態圈投資,幫助自己實現全球年輕人便捷交易的夢想,足以體現出他對俞永福的器重。那么,阿里巴巴人才濟濟,為何馬云欽點俞永福挑起eWTP合作伙伴生態圈投資的重任?
從投資UC到賣掉UC,證明俞永福獨到眼光
2001年,25歲的俞永福進入聯想集團負責投資業務,27歲就成為聯想副總裁。2006年看上了UC瀏覽器項目,可惜投資決策委員會并未通過對UC的投資。
但是俞永福十分看好UC的前景,于是找到好友雷軍喝酒,打動雷軍,拿到200萬天使投資。再后來,又忽悠雷軍做UCWEB的董事長,同時將UC的業務拓展至小說閱讀、游戲,增加了UC的估值。
俞永福為UC制訂了8年上市計劃,2014年在計劃到期之前,他找到百度、阿里巴巴希望出售UC實現自己的承諾,讓跟著自己8年的兄弟們獲得回報。
在百度與阿里巴巴之間,俞永福最終選擇了后者,這個決定現在看來是完全正確的。因為阿里巴巴能給俞永福更大的發展空間。投資UC、43.5億美元把UC賣給阿里巴巴,這都體現了俞永福對商業的敏銳嗅覺和對未來趨勢精準判斷的能力。
俞永福無疑是最成功的投資人與創業者之一。eWTP合作伙伴生態圈投資仍然需要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對趨勢的精準判斷,這正好是俞永福的老本行。
整合高德和大文娛展示出啃硬骨頭能力
馬云提出的eWTP計劃是一個嶄新的項目,也是一種創業。這與收購高德、打造阿里大文娛一樣,都具有很大的挑戰性。俞永福在整合高德地圖、打造阿里大文娛上表現出過人的能力。
2014年,阿里正式完成對UC的并購,同時俞永福出任阿里UC移動事業群總裁。接著,俞永福變臨危受命,負責整合剛剛收購的高德地圖。俞永福對高德實施大刀闊斧改革,砍掉O2O,專注于地圖服務。
在O2O盛行的2014、2015年,俞永福的做法很多人并不理解。但是通過砍掉O2O,專注于打造高德導航,讓高德地圖的產品體驗、技術實力大幅提升,用戶也開始快速增長。
在產品基礎打牢之后,高德又開始第二階段改革,圍繞出行服務和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務,高德進行了平臺化的服務升級,多個網約車、共享單車、OTA等出行合作伙伴接入高德。

在將高德整合進阿里巴巴之后,俞永福又接下整合阿里大文娛的重任。2016年 6月,阿里CEO張勇宣布成立阿里巴巴集團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俞永福出任組長,接著又任命其為大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
相比高德,大文娛業務的整合難度更大,其中涉及優酷土豆、UC、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文學、阿里游戲、大麥、數娛事業部等多個業務。這些業務各自為戰,一盤散沙,沒有協同,戰略方向模糊不清。
俞永福同樣對大文娛全面調整,理出一條主線:做文娛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阿里大文娛形成了3+X的業務矩陣,3分別是大優酷事業群、UC事業群和垂直事業群,X包括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文學等獨立縱隊。
阿里合伙人委員會曾評價:俞永福身上具有不可多得創業者精神,有著成熟敏銳的商業判斷,行動雷厲風行。同時知人善任,帶起了一支支凝聚力和戰斗力很強的團隊。
俞永福自己也曾公開表示:永遠將自己視為一個創業者,而不是一個成功企業的高管。

俞永福的敏銳嗅覺和對趨勢的把握,啃硬骨頭的創業精神,這都是eWTP這個新項目所需要的。在阿里巴巴這種大企業內部,想要尋找具有創業精神的高管估計并不容易。而俞永福這員虎將,總是被安排在最艱難的項目上,并屢立戰功,因此獲得馬云和張勇的信任與器重是理所當然。
阿里大文娛何去何從?
從2016年8月,任職阿里大文娛掌門人,直到半年后提出阿里大文娛的戰略方向,俞永福一直在為文娛業務的發展奔波。但是這塊業務整合的難度的確非同一般,特別是阿里巴巴這種沒有娛樂基礎的公司更是難上加難。
對于俞永福1年多來在阿里大文娛的工作,阿里CEO張勇在內部信中表示:阿里大文娛業務在永福和大文娛管理班子的領導下已經取得了出色的成績,順利完成了與阿里大體系的全面融合。集團將堅持對大文娛長期投資的承諾,面向未來構建阿里繁榮的數字娛樂生態。
同時,阿里大文娛將實行班委基礎上的輪值總裁制,班委由楊偉東、朱順炎、樊路遠(木華黎)、張宇(語嫣)、常揚(劉墉)、黎直前(宇乾)組成。第一任輪值總裁由楊偉東擔任,向張勇匯報。
這種班委制在2015年12月阿里組織架構調整時已經出現過,被CEO張勇稱為大中臺,小前臺。阿里零售事業群的手淘、淘寶、天貓都不再設總負責人,實行班委制,各類目負責人直接向張勇匯報。
這樣做的好處是將金字塔的樹狀組織架構變為網狀的扁平結構,有利于信息的傳達。阿里大文娛已經在俞永福的帶領下完成了各業務板塊的搭建,從內容和IP打造、到投資制作、渠道分發等環節均完成布局。
文娛業務是一個需要長期投資,持續摸索的業務。即使是做的非常不錯的騰訊IEG,對網絡IP的開發也部順利,比如利用網絡小說改編為電影和游戲,并無多么成功的案例,與阿里大文娛一樣都仍在摸索,燒錢是在所難免的。
接下來,在班委制的組織架構下,阿里巴巴大文娛集團是否能實現營收的大幅增長,開辟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我們也拭目以待。(完)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