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比特幣盛行時代,許多人都在參與其中,有的屯幾個比特幣,在幾千塊時就賣了,可是后來漲到幾萬,后悔的要死;也有的花十萬買比特幣,結果不到一天變三千的,結果尋死覓活。表面上我們看到的是炒幣的興衰,但是背后卻是區塊鏈技術的技術革新。一個新事物想要發展,必然是需要時間的沉淀,時間的積累。我們可以回頭看看,互聯 當年也是這么走過來的。
毫不夸張的是,區塊鏈的變革與互聯 相似,它如今的地位也與90年代初的互聯 相似。當時,誰知道互聯 是什么?只要是公司掛上“ ”的域名,一沖飛天。直到泡沫破滅;那時候,真正發財的是“賣鏟子”的人;從此之后,互聯 經過10多年低迷期;再經過幾個時期,最終引領了一個個領域的變革,引起社會、經濟、文化各個層面的革新。
每一輪變革,均有技術的推動力,比如云計算、大數據、物聯 和現在談論最多的人工智能。而且,這些技術都是站在過去的技術積累之上,一步步醞釀而爆發的。
互聯 解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傳遞的是信息;區塊鏈解決的是“信任”的問題,傳遞的是“價值”。相比較而言,區塊鏈和其他技術的關聯性不大,甚至可以“重造”互聯 的底層架構,重新改變公司的形態、投融資的形態和商業變革。
很多人都在說看不懂什么是區塊鏈,那么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比喻來看懂區塊鏈,讓大家能夠真正了解區塊鏈。
區塊鏈的本質:點對點的記賬系統
我們在QQ、 上的信息,只能由騰訊的服務器來記賬;淘寶、天貓的信息,只能由阿里的服務器來記賬。
但在區塊鏈系統,不存在類似騰訊和阿里的中心服務器!任何一個節點都可以記賬,而且直接連接另外一個點(即P2P模式),是一種點對點的記賬系統,中間無需第三方服務器。當其中兩個節點發生交易時,這筆加密的交易會廣播到其他所有節點(記賬),目的是防止交易雙方篡改交易信息。
例:
在一個100人的村子,張三買了李四家一頭牛,向他支付1萬元。普通的做法是,他可以告知中間人村會計趙六(總記賬人),將自己賬下1萬元轉到李四賬下。
但在區塊鏈系統里,張三無需再通過總記賬人趙六,而是直接將自己賬本的1萬元記到李四賬本;同時這筆交易信息也會傳到全村(即整個區塊鏈系統)。當村里其他人知道并確認了這筆交易,交易才算最終完成。因為這筆交易被加密處理,只有李四才能收到這1萬元,而其他98人只能在賬戶內看到有這筆交易信息,但無法看到這筆信息是轉給誰的。此外系統可以完整記錄交易過程,整個交易可以溯源。
假如張三把這1萬元誤轉給了王五,因為交易被加密,王五在沒有密鑰的情況下無法得到這筆轉款。另外,如果張三轉完這1萬元后又重復轉給李四1萬元,因為其他98人已經收到過相同信息便不會再確認,這種情況下交易便不會成立。還有一種情況,張三發起1萬元轉款后突然后悔,想私自把轉的1萬元改成100元,他需要將其他98人賬戶內的信息都要由1萬改成100元。如果全 節點足夠大,這樣的修改是需要極高成本(遠高于交易成本),理論上這種修改是不能實現的。
簡單地說,區塊鏈技術是指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的系統背后都有一個數據庫。這個例子體現了區塊鏈的幾個重要特征和作用:
● 完全點對點——消除中介信用問題
● 信息加密,注重隱私——支付更安全
● 交易可追溯——可監管洗錢等違法活動
● 所有節點信息統一,交易不可篡改
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應用場景
從比特幣擴散至金融,開始滲透各個行業
區塊鏈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末,化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士(至今不知是誰)在論壇中發表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首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
之后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越來越多科技公司也在不斷加碼區塊鏈項目,從金融到IP保護再到執法,區塊鏈技術開始滲透每個行業。
醞釀期:2009-2012年
經濟形態以比特幣及其產業生態為主
萌芽期:2012-2015年
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中剝離,擴散至金融領域
發展期:2016年開始至今
探索行業應用,出現了大量區塊鏈創業公司
2016年開始探索行業應用,其中區塊鏈技術在智能合約、知識產權認證和保護以及病歷管理有著重要作用,這就和吃瓜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了!
? 智能合約:保證合同的執行
區塊鏈特性:信息點對點、不可篡改
這種智能合約的好處在于,一方面降低簽約成本、執行成本和合規成本等;另一方面還能防止單方面毀約,保障合同按規定執行。
例:比如當A公司與B公司簽署了一份合約,規定3個月后產品交付自動打款。當條件(3個月后、產品交付)觸發后合約自動執行,錢款直接打到對方賬戶。
? 知識產權:保護原創作品
區塊鏈特性:唯一數字摘要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技術信任特性,通過區塊鏈技術就可以寫入作品唯一的數字摘要Hash碼(一種算法代碼),使原創作品不可偽造、不可篡改。
? 病歷管理:讓病歷成為患者自己的
區塊鏈特性:去中心化、加密貨幣
原本的病歷存儲在醫院那里,后來發展的電子病歷,但還是以政府為中心。電子病歷面臨數據泄露、可擴展性、操作性和數據集成等問題。而在利用區塊鏈技術后,患者可以整理病歷數據,授權分享,讓病歷成為自己的“產品”。
在目前階段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帶來的價值和劣勢是一塊起來的。
價值:去中心化、交易點對點、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實現機器信任;交易不可逆、信息加密的特性可以實現價值傳遞;信息點對點、不可篡改等還可以實現智能合約。
劣勢:數據寫入區塊鏈,最少要等待十分鐘,所有節點都同步數據,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區塊的生成需要礦工進行無數無意義的計算,這是非常耗費能源的;區塊鏈的去中心、自治化的特點淡化了國家監管的概念,市場的逐利等特性會導致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非法領域。
不過總的來說,區塊鏈的價值是呀大于劣勢的,而且如果監管全面的情況下,利用區塊鏈來非法經營是不會成功的。而反過來說道價值和優勢,在這個缺乏信任的時代,或許區塊鏈是最好的解藥。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