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數字出版產業生態圍繞數字內容生產、數字出版、數字知識產權發行與保護、數字銷售展開,涉及核心領域就是信任系統、產權保護和在線交易。區塊鏈技術在信任系統構建、數字產權保護和去中心化方面的應用有著先天優勢,在構建新型數字出版生態系統方面大有作為。本文從數字內容生產、數字內容傳播和分布式商業模式三個方面分析區塊鏈技術在構建數字出版生態系統中的應用,提煉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數字出版商業模式,為建構完善數字出版生態系統提供借鑒。
關鍵詞:區塊鏈 數字出版產業生態 分布式商業模式
作者:
張蘇秋,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文化產業管理
王夏歌,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博士生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要求:“加快數字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边@意味著互聯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的深度融合,是傳統產業向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數字出版產業就是傳統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產物。數字出版所需的基礎技術包括信任系統、數字產權、電子賬單,①這些元素對構建并完善數字出版生態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出版商、發行商、消費者、圖書管理員、知識產權律師、標準組織等部門在數字技術影響下也會產生新的出版生態。數字出版產業生態圍繞數字內容生產、數字出版、數字發行與保護、數字銷售展開,涉及核心領域就是信任系統、產權保護和在線交易。區塊鏈技術在信任系統構建、數字產權保護和去中心化方面的應用有著先天優勢,對構建新型數字出版生態系統大有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立足我國數字版權保護困難的實際,引入區塊鏈技術設計構建數字版權管理平臺,尤其是從內容生產存儲、版權登記維護、版權資產交易、侵權追蹤等方面,全面探討區塊鏈技術在數字出版領域的應用,對促進數字出版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顯著意義。
展開全文
一
區塊鏈技術構建數字出版產業生態的基礎
區塊鏈技術是在分布式計算基礎上的共享數據庫技術,具有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可靠性等特征。②數字出版產業生態系統構建的實踐,需要確定以下核心原則和基本條件。
(一)去中心化原則:解決出版所有權問題
該原則淡化數字出版服務中的中介作用,用“區塊鏈+”的思維構建無中介交易環境,讓社會資源自由運轉?;趨^塊鏈解決跨境交易可以構建一個由多個跨境支付需求方構成的數字出版產業鏈,區塊鏈公有鏈對所有 絡用戶自由開放, 絡中各個節點之間以產業鏈中共識的加密代碼為媒介進行點對點的信息傳輸,省去任何第三方中介環節,做到交易即結算——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擔任交易對手對雙方賬戶變動進行調整、對賬,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非常迅速地完成交易。③分布式技術是數字出版去中心化的核心技術,是區塊鏈之所以能夠作用于數字出版生態的關鍵條件,它能夠解決數字出版內容的產權歸屬和數字交易中價值轉移問題。其中,智能合約④是分布式所有權的重要保障?;谥悄芎霞s的分布式所有權,讓數字內容產權監管變得大眾化和自動化,解決了數字出版產業生產、發行、銷售等諸多環節中的信任問題。
(二)開放性原則:減少信息不對稱
開放征信數據庫。區塊鏈+數字出版的關鍵是建立普適信用體系,以區塊為結構單元,記錄每次交易行為,并根據交易記錄為各個用戶信用打分并評級,建立開放的用戶信用數據庫。這既有利于數字出版產業區塊鏈的建構,又方便各鏈條上的用戶獲取交易數據,化解信用風險,加固彼此間的信任,有利于文化資源和社會需求的對接,減少作者和出版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三)自治性原則:完善數字出版產業結構
完善數字出版組織結構。在數字出版區塊鏈交易中,通過分布式賬本使信息在所有賬本中同時出現,保證關鍵數據實時同步。同時運用密碼學原理,使數據不可篡改,從而加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解決傳統金融行業結構冗余且運營效率低下的問題。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以彌補不同交易主體之間的信任鴻溝,還可以為出版企業降低交易成本。在區塊鏈技術的普及下,可以用“互聯 +”科技手段和思維模式,將各類資源惠及數字內容生產和傳播過程,作者甚至可以實現自主發行?;ヂ?工具和 絡數據分析為數字出版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提供了硬件設備和人力資本,基于這些硬件設備和人力資本上的數字內容管理系統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數字出版產業的基本條件。
(四)匿名性原則:建立數字身份
保證信息和產權安全。用區塊鏈技術聲明知識產權所有權,進行自由交易。數字出版的數據安全、信息的隱私以及 絡的安全正適合分布式區塊技術,區塊鏈在數字出版方面可以形成點對點的數字價值轉移,從而提升傳輸和交易的安全性。⑤鑒于數字出版的分布式和自規則特征,在數字出版生態系統的監管方面制定相應的技術規則和法律制度。建立非碎片化的或雖然虛擬但卻普世且標準化的數字身份,通過它可以證明擁有者各個方面的特征和記錄他們在數字出版市場上的往來互動。數字身份的獲取是用戶參與數字出版區塊鏈的基礎條件,也是保護用戶隱私的重要條件。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出版生態系統中,用戶隱私和參與互動,都是通過數字化的身份標識來完成的,且數字身份的信息不可篡改,對交易雙方而言,可以公開透明。
二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內容生產
(一)數字版權的開發和保護是數字出版面臨的最大瓶頸
在弱信任環境中,數字版權開發的成本非常高,其中占比最大的要數因信息不對稱而引致的搜尋成本。用區塊鏈的方式實現信息共享,除了成本低、⑥效率高之外,還可以實現“信任傳遞”或“信任外溢”,基于區塊鏈技術,由于上鏈信息不可篡改,因此在交易雙方共同驗證一筆交易之后,也可以讓第三方信任這一信息,這實際上就使得這種可信的狀態可以傳導到第三方,進而實現數據的資產化。這樣的確權方式,對于數字內容生產而言,能夠有效解決產權不確定問題。以較小的交易費用,解決數字版權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數字版權開發和保護提供了基礎條件。
區塊鏈技術通過設置密鑰,將數字版權明晰化,為數字出版業實施激勵相容策略掃清了障礙。數字出版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現代 絡信息技術的快速傳播,而自由開放的 絡環境無形之中增加了數字盜版的概率,使數字出版業面臨巨大的監控成本。再者, 絡流量統計口徑多變,數字內容版權歸屬糾纏不清,出版物收益不確定。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幫助數字出版主體逃離被盜版利用的可能,提供公平競爭的數字出版交易市場。密鑰的使用,在數字出版市場上所有出版商和讀者之間增加了互動,每個內容產品和個體身份都被數字標記,只有數字內容提供者本人或授權的出版商才能對某個具體的內容產品具有所有權,并為讀者在線閱讀提供實時更新的密鑰。這樣,同一時刻只有一位讀者能夠購買并閱讀某一內容產品,且信息是全 公開,盜版頓然無形。
(二)區塊鏈技術擴大了數字內容的再生產
數字內容生產本質屬于文化生產,為讀者提供精神層次的消費。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多次使用“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來分析資本積累,重點闡述了動態分析的重要性,并指出生產的目的不是簡單的消費而是再生產,乃至擴大再生產。還有鮑德里亞以消費為中心的文化再生產理論,文化生產的“生產—流通—消費—再生產”過程被以“編碼—解碼”的符號化過程為中心的文化循環理論所取代。直到晚近,賈斯汀·奧康納不再簡單地將工業歸結為資本主義工業,而是視為一種文化產品的生產機制,也不簡單地將藝術區分為“先鋒的、高雅的”和“通俗的、大眾的”,并提出了“文化(藝術)”和“生產(工業)”二元論研究范式。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數字出版產業中,就是在更大的數字空間實現社會化大生產,簡化讀者消費學習(learning by consume)的過程,鼓勵二次創作和多次閱讀,消除了“文化”“生產”二元對立的鴻溝,實現文化內容生產與再生產。
(三)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數字內容生產真正實現 絡交互動態情境中的自反生產
第一,生產工具發生了變化?;ヂ?、移動自媒體的出現,使社會主義文化生產力取得質的飛躍。文化領域第一次迎來了全民化的社會化大生產,生產規??涨熬薮?。第二,生產主體發生了變化?!皩I”對“業余”的吸納和同化,提高了讀者的媒介參與度和媒介素養,內容消費者和生產者間的界限逐漸模糊。每一個個體的全面發展,加速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向共產主義生產關系的過渡。第三,生產方法發生了變化。戲仿作為一種主要規范性元素,抹去了高雅文化和大眾或商業文化之間的邊界,豐富的媒介手段和多元傳播渠道,被用來模仿并隨意拆用過去的風格,運用各種工具構筑藝術和生活之間的新紐帶,數字出版內容生產更加現代化和多元化。
三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內容傳播
(一)區塊鏈技術加速去中心化的進程,為數字內容傳播方式帶來變革
數字出版商的角色發生了變化,讀者和作者之間不再需要簡單的中介,⑦點對點的交互模式將成為數字出版交易市場的主流形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決定數字出版資源在數字出版 絡中廣泛分布,由 內用戶共同維護。構建的是沒有出版商的信用背書,可以在開放式平臺上進行遠距離安全支付的點對點價值轉移體系,既可以保證系統內數據記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也可以降低數字出版產品交易的復雜性和違約風險。
圖1 數字出版交易市場價值轉移路線
傳統數字出版交易市場上,出版商以第三者信用背書的身份和作用而存在,協調讀者和作者之間的諸多交易事宜。在促成每項數字產品交易即價值轉移的過程中,獲取一部分差額價值以補償其協調成本,如圖1上半部分所示。出版商在數字出版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角色不再是交易中介,而是將這種角色讓渡給智能合約,數字出版交易市場更像是數字出版內容傳播市場。價值轉移直接在作者和讀者之間進行,避免了出版商的協調成本和風險。
(二)智能合約取代出版商,成為數字出版作者和讀者之間交互的唯一原則
區塊鏈解決版權問題的同時,智能合約應運而生。這種數字中介是能夠為交易雙方之間的協議提供保護、實施和結算執行的計算機程序。通過智能合約,數字出版市場上的作者和讀者能夠獲得通用的合同條件,減少因惡意行為或意外事件帶來的交易爭議。讀者可以不通過任何中介付款給作者,然后作者將數字內容產品放到郵件中,并提供驗證密鑰。智能合約為數字出版產業去中心化實踐提供了技術支撐,解決了數字內容傳播的渠道問題?;谥悄芎霞s的交易原則,省去交易各方的搜尋成本和違約風險,保證信息傳播通暢有序的同時,又將數字內容的信息產品特征清晰化,使數字出版產業具有 絡經濟效應,用事先約定的合約鎖定讀者,擴大數字內容產品中的 絡外部性。
換言之,區塊鏈技術打破了數字出版交易市場邊界,將包括搜索成本、協調成本、執行成本在內的交易成本內置化,加速了數字出版產品的價值轉移。數字出版商、作者、讀者兩兩之間在智能合約的幫助下平等交互,置身在公開透明的 絡上,交易信息具有大眾傳播的即時性和廣泛性特征。在這種去中心化的進程中,數字內容創作、出版、銷售、消費都透明可見,在很短的時間內都會找到交易的對象,作者不用為了找到合適的出版商而花費過多的時間和成本,出版商也不用為找到合適的讀者而花費過多的時間和成本,讀者更不用為了自己喜好的數字出版物而在海量信息世界漫無目的地搜索。
在區塊鏈技術支持下,數字出版產業價值轉移更容易接近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數字出版內容傳播過程中,任何與價值轉移相關的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作者、讀者和出版商之間地位平等、利益共享。實際上,即使是亞馬遜Kindle電子書平臺這樣的數字出版 絡運營商,也在利用AWS云計算系統,實現數字出版去媒介化,試圖在平臺上通過增加用戶互動的方式來鎖定用戶,建立自己的數字出版生態系統,從而與傳統出版商分道揚鑣,這樣的做法最終導致出版業和亞馬遜的利益沖突日益激烈。⑧關鍵在于,平臺運營商建立自己數字出版生態系統的實踐過程只是數字出版業資源的聚合,自始至終都是將數字內容出版商和讀者視作平臺的“游客”,并尋找其交易即價值轉移過程的“漏洞”,向他們收取服務的費用即“門票”。相反,區塊鏈技術下的數字出版價值轉移,出發點是共享經濟,是為了建立合作共贏的正和博弈。
四
基于信息整合的分布式商業模式
區塊鏈給數字出版產業生態帶來的變革,最終體現在構建基于智能合約的分布式商業模式。從“外包”和“商業 ”的層面更進一步,實現真正去中心化的創新和價值創造模式,最終使得數字出版數據的所有權和財富得以廣泛分布。如圖2所示,X軸表明了在這個模型中的參與度。在最左邊位置,這個模型需要較多人的參與,在最右邊則不需要。Y軸描述的是分布式數字出版商業模式的復雜程度。從功能上看,越往上,表明模型的功能越豐富,而Y軸最下端表示這是可以執行簡單功能的模型。
圖2 分布式數字出版商業模式
首先,分布式數字出版商業模型的核心技術是智能合約。智能合約讓數字內容的作者能夠與以前不會有業務往來的新類型出版商和合作伙伴去構建智能的、資助運行的協議,這就內置化了企業的邊界,節約了搜索成本和協調成本。自主運作的代理人在這一過程中指能夠根據合約指令自主提取信息并獨立作出決定執行的系統。在這種分布式數字出版商業模式里,每個用戶都可以在為每一種數字出版產品而設的去中心化在線清算場所中達成關于價格、質量、交貨日期的合約,并得到一個詳盡的、可供搜索的記錄,其中包含前期交易信息——不同用戶的評價情況、如何履行承諾等信息。用戶還可以在虛擬地圖上追蹤貨物的運輸情況,可以對其運輸計劃進行管理以確保在合適的時間到達。對數字內容出版商而言,也就節約了倉儲成本。對作者而言,自我發行也成為了可能。
其次,分布式 絡結構是分布式數字出版商業模式的基本結構。這種靈活自由的 絡結構為數字內容產品大眾生產和知識產權交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通過區塊鏈技術,大眾能夠為數字出版系統里高效的出版商或優秀的作者開發出更正式的聲譽度機制,以阻止不良或侵權行為。在參與創作中,他們也可以通過分布式 絡分享自己創造的價值并得到一定的經濟獎勵。模型中的分布式數字內容生產者,可以將其作品印上數字防偽證明、狀態及所有者信息,并自主上傳,其作品可以像比特幣一樣從作者轉移到讀者。
再次,分布式數字出版商業模式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第一,聲譽度。在分布式數字出版商業模式中,聲譽度是作者、讀者和出版商的重要資產。每一個用戶的積極評價都會提高其相應的聲譽度,具有良好聲譽度的人可以在多個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上使用同一個身份,并從優良交易記錄中獲益。第二,身份驗證。交易的任何一方都需要得到對方的身份確認,交易才能完成。分布式自主運作模式,省去了一個代表檢查身份ID的中心化系統,用戶需要購買和簽訂帶有對方秘鑰的智能合約來自動進行身份驗證。第三,隱私保護。在這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商業模式中,即便是出版商也不會追蹤或將所有的記錄存儲到一個數據庫中。在收到一個校驗身份的申請時,系統只會簡單地返回一個真或假的結果。這樣,通過將身份與具體活動隔離來增強對隱私的保護。第四,降低風險。分布式數字出版商業模式中,沒有集中的中心化數據庫,不用擔心用戶資料被入侵乃至泄露的風險,用戶在交易 絡中的價值轉移,都是通過帶有密鑰的身份進行點對點交易,不會出現個人資料被盜用的法律風險。第五,支付結算。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手段,不用通過任何中介,就能實現價值轉移。智能合約將資產數字化,有利于使用者管理押金,既可以使用托管交易賬號逐步支付款項,也可以在雙方約定的情況下將款項全部支付。假如出現智能合約有關的糾紛,也可以申請仲裁。
綜上所述,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出版生態系統是未來大勢所趨,這得益于區塊鏈去中心化、數字身份、分布式產權和智能合約等 絡技術,數字出版產業生態得以重新建立。分布式數字出版商業模式得以應用。應在認真學習并厘清區塊鏈應用邏輯的基礎上,大力創新,積極將區塊鏈技術引入數字出版產業,重新思考作者、讀者、出版商、發行商在數字出版領域的角色,構建共享、可持續的數字出版產業生態系統。
本研究成果受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大數據驅動下中國傳媒產業融合演化研究——基于知識產權共生視角(18YJC790222)”資助。
Abstract: Abstract: The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ecosystem revolves around the production of digital content, digital publishing, digital IP distribution and protection and digital sales. What the core areas are trust system,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online transa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has the innate advantag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ust system, the protection of digital property rights and decentralization, which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igital publishing eco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publishing eco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of digital content production, digital content dissemination and distributed business model, and extracts the business model of distributed digital publishing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ecosystem.
Keywords: Blockchain; Digital publishing ecosystem; Distributed business model
參考文獻(可上下滑動查看)
① Stefik M(1997). Shifting the possible: How trusted systems and digital propertyrights challenge us to rethink digital publishing[J]. Berkeley Tech. LJ,(12):137-159.
② 鄭陽,杜榮(2018)。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知識資產管理中的應用?!冻霭婵茖W》,(3),97-104。
③ 徐明星(2017)。區塊鏈助推產業升級——新經濟觀察之一?!缎吕碡敚ㄕ碡敚?,(9),67-69。
④ 張巖,梁耀丹(2017)?;趨^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數字出版平臺研究?!冻霭婵茖W》,(6),13-18。
⑤ 李大光(2020)。區塊鏈技術運用與 絡安全性研究?!吨袊娹D民》,(2),60-66。
⑥ 聶靜(2017),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出版版權保護?!冻霭姘l行研究》,(9),33-36。
⑦;許潔,王嘉昀(2017)?;趨^塊鏈技術的學術出版信任建設?!冻霭婵茖W》,(6):19-24。
⑧ 閆玉剛,阿依簡·葉爾博拉提(2017)。亞馬遜數字出版生態系統構建及其啟示?!犊萍寂c出版》,(3),65-69。
[ 版權聲明 ]
本文為《北京文化創意》2020年第5期刊錄論文,其數字化復制權、發行權、匯編權及信息 絡傳播權歸《北京文化創意》編輯部所有。未經本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本文進行翻印、 絡轉載或其他形式的傳播,如需引用請按照格式規范進行標注,違者將依法究責。
延伸閱讀
《北京文化創意》征稿啟事
《北京文化創意》期刊誠聘外審專家
《北京文化創意》是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志社主管主辦、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出版的雙月刊,本刊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倡導具有國際視野、根植中國實踐的學術研究,致力于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學術研究期刊品牌。
本刊系學術研究期刊,長期開設的主要欄目有本期專題、基礎理論、前沿研究、熱點 、國際視窗、案例分析、數據挖掘、文創沙龍等。另可根據需要及建議不定期開設主題欄目。本刊對研究方法不作限制,尤其歡迎定量研究。所投稿件應對當前研究領域有一定的理論貢獻或應用價值。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