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是解決文物“三好”問題的最優方案
“ 文化也是生產力,但目前仍面臨文化經營、數據產權不清晰等難題,需要用數字技術搭建新基建,構建文化共享數據平臺,用科技方式促活文化經濟?!?021年、12 月18 日,十二屆全國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在2021 年第八屆中國文化經濟發展論壇上表示。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 院長、龍馬學者特聘教授魏鵬舉在論壇上發布了年度重點研究報告《區塊鏈技術激活數字文化遺產》。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文物事業還存在著文物資源利用程度不高、利用手段不多、利用不當等問題,而 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及其應用體系在實踐中正在成為目前解決這些難題并有效平衡“三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最優選項。
魏鵬舉指出,以數字藏品為代表的數字文創新形態,不僅使文化遺產 在新的數字時代“活起來 ”, 也能讓它們 在新時代年輕人中“火起來”,成為促進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近年來,隨著 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擴展現實等技術飛速發展,數字內容的制作成本大幅的降低,并推動硬件消費體驗的升級和內容生產效率的提升,這些都為包括文物在內的文創新形態奠定了技術基礎。 然而,數字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仍然面臨著問題。
央財報告指出,以區塊鏈為核心的數字技術有三大作用: 規范數字內容標準、明確數字內容的權利歸屬、完善數字博物館建設。因此, 數字技術是促進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最優方式,區塊鏈將成為文博文物數字化新一代基礎設施。
“ 在推動文化藝術品的身份認定和管理時,可借助于高新技術比如區塊鏈,通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簡化程序,加大處罰力度,促進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數字文化產業健康發展?!敝袊佬g館黨委書記燕東升在論壇上表示。
報告顯示,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藏品成為中國數字新文創的典型代表,2021 年也成為數字藏品元年,螞蟻、騰訊相繼推出數字藏品發行平臺鯨探(原名螞蟻鏈粉絲粒)和幻核。其中螞蟻鯨探于10 月21 日推出了重點針對文博領域的“寶藏計劃”,目前共為故宮、國博、湖北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17 家文博機構的提供了數字藏品服務。
“ 區塊鏈技術可以對數字作品進行標記生成惟一數字憑證, 同時使得數字作品在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真實可信, 有效保護發行者版權和消費者權益?!蔽浵伡瘓F螞蟻鏈技術總監閆鶯表示。螞蟻鏈為螞蟻鯨探提供技術支持,通過區塊鏈、3D 渲染、IoT 、語音交互、虛擬現實等技術,形成一套融合技術解決方案, 為文化產業提供了新型可復制商業模式, 讓IP 方、創作方和藏家之間形成互動關系, 形成新的IP 轉化渠道。
魏鵬舉表示,文博文創的高質量發展也必須依托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產業效益,擴大傳播影響,弘揚優秀文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